罌粟.金蓮.多巴胺: 蘇孟鴻 個展
蘇孟鴻今年底將於耿畫廊|台北|舉辦個展。特別為展覽取名「罌粟、金蓮、多巴胺」,源自維基百科中的解釋:「罌粟(學名: Papaver somniferum ),其中『 somniferum 』具有『催眠』的意思;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其提取物同時是多種鎮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鹼、那可丁。」金蓮取自金瓶梅中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故事。多巴胺( dopamine )則是一種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為神經傳導物質的一種,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與感覺,任何具多巴胺濃度的事物,皆有鴉片一般會上癮的功效。
蘇孟鴻此次展出的作品略分為四個主題,其一經常出現的牡丹花代表著貴氣華麗,作品表面不論是以金色顏料還是敷以金箔,皆呈現富貴人家的氣質,作品題名更大膽嘗試,取名為「每個中國人都該有的一張畫」。其二是取自故宮典藏的作品「元人老圃秋容軸」,奇石上兩株不同品種的菊花,爭相綻放著美麗的花朵,原作中的蜜蜂和麻雀,在蘇孟鴻的作品中以蝴蝶和蜻蜓取代,蝴蝶的羽翼其實是藝術家的側臉,代表著自己的 LOGO 圖騰,並以重疊排列的方式,營造萬蝶飛舞的氛圍。其三包括罌粟花在內的各款故宮收藏之花卉作品是此次展覽的主角,不同以往的色彩平塗,金箔雲海、臨摹古畫、顏料堆疊打磨後造成無止盡綿延的視覺快感,蘇孟鴻在作品表面呈現斑駁質感,畫面中似雲似水的造型牽引視線的流動,此系列同樣結合金箔的魅力,是絢爛華美的代表。最後,以潘金蓮與希臘神話中的牧神( Pan )交媾的平面繪畫與雕塑作品,作為呼應慾望與耽溺主題的具體標的。
「罌粟、金蓮、多巴胺」─蘇孟鴻個展,共計展出 20 件新作,展期自 2012 年 12 月 22 日至隔年 2 月 8 日。
蘇孟鴻
1976 年生於台灣,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英國倫敦藝術大學 Goldsmith 學院, 2012 年取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博士。近年受邀參與展覽,包括: 2003 年應邀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個展形式展出挪用明清花鳥畫的《開到荼靡》系列。 2007 於韓國高陽藝術村駐村期間獲當地美術館與策展人注意, 2008 年以《開到荼靡之變形記》參加釜山雙年展;作品更曾於日本、韓國、義大利、英國、新加坡、中國等地參與博覽會展出。蘇孟鴻創作取材自中國傳統文人畫,展現濃厚的裝飾性風格,且巧妙地挪用東方符碼,融入西方元素並加以重新詮釋,作品呈現浮艷俗麗的視覺風格,亦古亦今,是國內少數以繪畫見長的新世代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