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化: 朱沅芷.朱禮銀雙人展

14 November - 26 December 2020 耿畫廊 台北
新聞稿

展期

14 NOVEMBER - 26 DECEMBER 2020

 

開幕酒會

14 NOVEMBER,  4:30 p.m.

耿畫廊 台北市114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3樓

 

 


 

 

耿畫廊將於2020年11月帶來華人現代繪畫先驅朱沅芷與其女──美籍華裔藝術家朱禮銀雙人展「默化」。以此為名,本展試圖勾勒出父女之間如萬縷千絲的幽微繫念。在引領觀者迴返華人現代主義領導人物朱沅芷生命旅程及創作脈絡同時,與朱禮銀於藝術上截然不同的探索對位互文;讓藝術表現異同之間所析射出的兩段生命歷程對話光譜,默然層疊出兩位藝術家不以地域、心境為界而侷限自我的美學框架。

 

1921年,15歲便隻身遷徙至美國舊金山的朱沅芷,在立體主義風格的基礎下,鮮豔亮麗且大膽的色塊、框架在冷靜嚴謹的描繪形象中,是受到他在舊金山的學院導師所提倡的「共色主義」薰陶而發展的早期風格。然而,在異地受種族壓抑與限制,母親與中國故里成了他的鄉愁與精神寄託,轉化為個人藝術美學的養份,也使其更堅定地爭取在文化上身份認同的重要意圖。1927年,受法國穆哈特王子與王妃之關注,獲得遠赴法國之機遇的朱沅芷,更以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價值為目標,作品中融入更多中國文化符號與省思,受到當時全球藝術中心巴黎藝壇積極的重視。爾後,朱沅芷因大時代的動盪多次往返巴黎與紐約,並在紐約以《工業之輪在紐約》一作以其獨創的「鑽石主義」註1繪畫風格參加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在1932年喬遷現址開幕所舉辦的「美國畫家和攝影師壁畫展」,成為首位獲邀參展的華人藝術家,自此奠定朱沅芷於現代藝術史上的地位,也為華人現代藝術立下一條重要的脈絡。

 

時序轉至1943 年,出生於紐約,與父親同樣在精神上獨立自主幾至我行我素的朱禮銀,則從不希望世人對她的認識僅止於「朱沅芷之女」。自紐約的表演藝術高中畢業後,她毅然放棄演員、音樂家之路,轉向繪畫創作──她的生命能源始終來自一股沉默的反動,而在其創作生涯不同階段的作品中,都隱晦地透現出這種豪不妥協的獨立特質。

 

儘管與父親共享著跨文化血統;於不同時空中行走著相似的生命歷程,朱禮銀卻選擇了與朱沅芷截然不同的繪畫表現以回應她的生命經驗。其作品中建構著極其完整的想像框架,並在其間拼貼安置許多具強烈符指的圖像。早期的朱禮銀蒐集許多郵票、信封、明信片等魚雁往返的文件,並將其如肖像般描繪於畫布,藉此想像往返異地的旅行;爾後,在文化、身分認同的擺盪與思索間,諸多不同文化符碼一如中國古裝人像、兩棲類或昆蟲等形象也開始進入她拼貼的素材中──種種取材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描繪,至此自他者他方的想像轉為內斂而靜謐的哲思醒悟。

 

雕塑家野口勇曾寫道:「禮銀和我同樣屬於那群不完全有所歸屬的人,這樣的人,似乎愈來愈多。」——相同的感觸若用來描述朱沅芷,同樣顯得毫不違和。兩位風格獨具的藝術家,各自沉浮在文化孤離的時空裡,卻總能透過父女間血脈相承的繫念,默然幻化,印證著彼此的生命;父女間相似的行旅生涯,彷彿跨越了圖像視覺外的感知與經驗,以所有可見與不可見的繪畫語境顯像於各自的一方畫布,析射出超越時空的對話光譜。

 

 

 


 

 

 

線上展廳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