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之後: 郭振昌 個展
Past exhibition
新聞稿
「之前.之後:郭振昌2020個展」以郭振昌10年來的創作為選件範圍,兼顧作品的視覺力度、精神內涵,以及風格變化,展出逾55件作品,絕大多數都是首度發表之作。
郭振昌於1970年代中期至後期,曾有五年時間,深入臺灣民間,研究傳統手工藝,寫下許多關於民間藝術的田野調查報告。此一經驗反饋在他後來的創作當中,時而可見他將傳統技藝的製作手法及形式,譬如剪粘、牌匾、寺廟的壁畫和門窗,以及道教通俗信仰中的媽祖、千里眼、順風耳、三太子、八家將等形象,挪用並轉化為個人化的藝術形式。透過普遍性的儀式、禮俗和信仰,郭振昌喚起人們長期以來共通的生活認同及文化記憶。
從1979年的個展開始,他由稍早的抽象超現實主義畫風,轉向生活性和社會性的寫實風格。1980年代中期,他在畫面上並置傳統與現代人物的形象。同時,在技法和意象的運用上,他自覺地操作中國與西方的文化對照。進入1990年代,郭振昌並置中、西、古、今的獨特之風,更具體地結合臺灣當代社會特定的文化議題,而有進一步的演變。從當代生活入手,藝術成為他反映、揭露,以及解構臺灣作為一個複雜文化混合體的手段。
也從1990年代開始,郭振昌以立體拼貼為手段,為畫面植入現成的實物。實物作為指涉概念的符號,具備特定的意義能指。藉此手法,他為作品的閱讀增添了一層視覺弔詭。郭振昌還轉化許多通俗、不起眼,甚至非藝術性的意象與物質,予以系統化,形塑為獨特的視覺語言。應語境之需,時鐘、面具、花布、勳章、徽章、仿珠寶、光碟、記憶卡、報紙、書法印製品、流行貼圖、影子、氣球等,階段性地成為他作品的圖像,與歷史和文化記憶產生連結。
受李仲生(1912-1984)啟迪,郭振昌很早就對佛洛伊德心理學感到興趣,也深有了解。後來,他的關懷層面擴大到族群與社會心理;對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的「集體潛意識」理論也有認識。郭振昌傾向從多元的文化視角,透視臺灣的族群組成與社會心理。他對於回溯過往歷史的興趣不大;復古不是他的品味也非訴求,而是利用解構的過程,盼能建立創新的可能。
他在描繪具有歷史與傳統意味的形象時,往往是以定型化或圖像化的手法描繪,而且偏向平面化的線描表現方式。與之相對比的,大多是反映當代生活與流行文化的各種鮮活符號、現實物件,以及寫實形體。近幾年來,他還嘗試以壓克力顏料和西畫技法,表現中國傳統山水畫。他以擬仿水墨風格的山水,搭配普普風格描繪的波浪景觀,創造傳統與當代並陳的新穎形式。
多了風景的視野,郭振昌的作品也增加了空間的縱深。跨躍時空的地景與人物,在他精心營造的畫面上共存,彷彿上演著一齣又一齣的穿越劇。郭振昌認為,「凡是能將現在生活的特質表現出來的,就是寫實。」很多時候,他的作品看似夢幻,卻非超現實,而是如實表達了臺灣多重文化混生的面貌。
郭振昌
郭振昌1949年出生於彰化鹿港,屬於戰後出生的第一代藝術家,也堪稱台灣當代藝術的第一代。他的藝術養成與訓練,雖具有高度的混合性,卻是出於個人的自覺與豐富而廣泛的閱讀和實驗。他持續以現實為切入點,無論對於社會的關懷,或是對於個人藝術語言的開拓,均始終保持高度的自覺──也因此,他的作品始終具有高度的當代性格。
郭振昌的形式語言也反映了台灣作為一個混雜文化的特質,從台灣、中國、日本和西方的元素之中,他搓揉出一套視覺鮮明,語言強烈,且藝術張力極為強大的個人系統。這種既台灣又國際的強度,也是他同代藝術家之中少見的。
作為個人主義的藝術家,郭振昌的藝術累積使我們看到了戰後在台灣本土出生與成長的第一代藝術家,如何走出屬於台灣當代藝術自我面貌的可能。
線上展廳
展覽現場
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