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9: 畫廊精粹

台北南港展覽館 1館4F 18 - 20 January 2019 
台北南港展覽館 1館4F D03 相關連結

 

展位 D03

參展藝術家 王攀元、蘇笑柏、楊茂林、林鉅、姚瑞中、蘇孟鴻、紀嘉華

 


 

邊際風景

 

新水墨以西方觀念建構,直接取法於西方,但其中的當代性並不限於風格、語言、形式上的原創,還應包括思想和精神的價值,用作品對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文化問題、對人的生存狀態進行深刻的反思。2019年首屆Taipei Dangdai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耿畫廊集結了王攀元、蘇笑柏、楊茂林、林鉅、姚瑞中、蘇孟鴻、紀嘉華等藝術家展出。七位藝術家在媒材的轉換上不約而同延續傳統水墨的精神,重新詮釋當代水墨的新語彙,並各自演繹其東方哲學於筆墨之間。

 

王攀元於1933年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就讀,師承潘玉良等人,擅長水墨、水彩、油畫等媒材,為台灣重要的前輩藝術家,亦是「蘭陽畫會」的代表成員之一,隨中日戰爭爆發後輾轉來台。王攀元擅以象徵的手法入畫,畫面結構簡約而用色精準,他讓自己投射於畫中孤獨的動物、人影、孤帆,與屋舍,那孤獨而抑鬱的藝術語言,映照著他人生大半輩子的流離失所、回不去的原鄉,歷史的傷痕烙印在王攀元的身上,讓鄉愁成為他與台灣近代歷史的共同的鏡像。

 

蘇笑柏1949年生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1984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修班學習,1987年獲德國北萊茵州文化藝術獎學金,進入德國國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研究生班及大師班深造。蘇笑柏以大漆與繪畫間的對話轉化,使繪畫成為一種跨越文化經驗的自然表露。作品與作品間呈現不同的厚薄對比,創造出時間累積的層次與肌理,畫面細膩而富有侵入般的雕塑感,充滿歡愉又隱含神秘。類似殼狀的表面,感性的圓弧狀邊緣,磨損的紋理,他們完全依存於自身的條件,擁有自己的歷史與性格而獨立存在。蘇笑柏的作品用視覺語言和藝術的概念,體現了哲學與人類日常的普世議題。他的藝術體現了其存在的本身,而非描繪其他物件。

 

楊茂林以童心注入東方傳統,自2000 年起,他透過深受美國、日本流行文化輸入影響的卡漫創作風格,嘗試以新的文化立足點,詮釋本地與外來異文化之間的互動與交融。繪畫作品以開放、詼諧而又深刻的手法,將各種魚類的特點加以組合與變形,投射自身的多重人格。作品具備強烈超現實情境的林鉅,趨於癲狂的狀態一直是其鮮明的視覺識別,在其混沌如肉體、魂魄的繪畫中,是他凝視中國傳統山水畫後,深入其中探掘自精神反映而出的細部結構,以此趨近未明的知覺之境,這動作猶如霧裡探花,緊追在對生命現實的疑問之後,欲求看似得不到的解答。

 

姚瑞中承襲一貫的戲謔風格,自2007年起開始發展特具風格的姚氏山水,以「針筆」(硬筆)對應於傳統水墨畫的「毛筆」(軟筆),線條堆疊在粗糙手工紙材表面,金碧輝煌的山水襯托著詭譎而荒誕的情節,挑釁著代表正統的傳統經典水墨作品,並引入當代社會中個人的日常經驗或消費文化符號,併置於充滿古意的畫面中,意外地凸顯出了另一種荒謬與超脫。從蘇孟鴻的繪畫、絹印版畫、裝置與雕塑的創作歷程,可看出蘇孟鴻試圖將中國傳統的花鳥畫改造成一種艷俗浮誇的視覺圖象,或者用立體裝置的方式,將它們變成一種更感官訴求的文化符號。作品中經常挪用清代中晚期畫家的花鳥元素,其圖像符號並不單純是社會符碼的嘲諷與普普化,更是代表著背後直指的貴族與文人品味。而同時擁有藝術與建築學歷背景的紀嘉華,具備了敏銳的感知能力與細緻而精準的邏輯思維,使他的繪畫在感性的筆觸語彙下有著精準、有秩序的結構。他的作品則往往承載著非常鮮明的性格,豐富多變的色彩運用成了畫面中非常有機的情緒變因,如同水下的光影交錯,然而嚴謹的構圖佈署卻讓觀者得以保持一個不致沉溺的觀看距離。

 

 

這七位藝術家揭示了因為跨越東西文化而對當代東方精神更深邃的反思,同時淬煉出超越特定文化語境的藝術成就。耿畫廊專注從歷史風華中探掘美學經典,扎根於華人現代藝術,並肩負著華人現當代藝術的推動與延續,希冀能夠在此具有高度國際交流空間的展會中,重新詮釋20世紀東亞藝術史與當下論述持續變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