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畫廊參展2025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展位3E07
博覽會2025年3月26日 - 3月30日展位| 3E07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 參展藝術家| 蘇笑柏、楊茂林、薛保瑕、袁慧莉、索菲普・皮奇、彭薇、蘇孟鴻 貴賓時段(只限獲邀請人士出席) 優先預展| 03.26(三)12:00-8:00 p.m. 優先預展及貴賓預展| 03.26(三)3:00-8:00 p.m. 03.27(四)12:00-4:00 p.m. 03.28(五)12:00-2:00 p.m. 03.29(六)12:00-2:00 p.m. 03.30(日)11:00 a.m.-12:00 p.m. 開幕之夜| 03.27(四)4:00-8:00...繼續藝術家袁慧莉現正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元漱_袁慧莉的身・筆・墨」
藝術家新聞2024年8月31日 - 12月22日展覽期間| 2024.08.31-12.22 展覽地點| 高雄市立美術館 (文/高雄市立美術館) 「元漱」一方面和藝術家袁慧莉(袁漱)的筆名同音,另一方面則指向了創作者在水墨書畫的元素起始處,重新以女性的身體感與意識,漂洗出當代書畫的藝術實踐歷程。 展覽《元漱_袁慧莉的身・筆・墨》從藝術家最初探索筆墨與材料關係,並確立「塊狀山水」風格的《孤山水》開始,以其「塊狀山水」結構,進一步在《類山水》中,以多元語意重構,創作出奇特的山水樣貌,而源自《類山水》所延伸的《袁氏皴譜》,便可以體會作品中的陰性書寫如何將傳統指涉外在自然的皴法,轉化為指涉女性內在情緒的抽象符號。 藝術家將自創的類山水皴塊,以軟體編輯後製成復刻古畫或自創影像的《PS. THEY》系列,展現出時代主體的意識自覺與觀察。《勢山水》更進一步嘗試在筆墨拼貼中構成當代的影像感效果。 跨出視覺之外,藝術家以身體知覺,拓延了對於「墨」的思考與表現。從清冷凝然的墨冰伴隨頌缽音聲迴盪在宣紙上漫延成沁染的黑白錄像的作品《冰墨》,以及為回應氣候變遷將傳統「水墨」翻轉成隱喻霾害空汙的焦灰《火墨》,皆可見到袁慧莉的感知身體美學實踐。 本展以女性身體/陰性書寫,鋪陳藝術家30年間的創作演變,呈顯出女性如何以身體與情感歷程,描繪出當代筆墨的新風姿。 閱讀更多繼續耿畫廊參展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位D04
博覽會2024年5月9日 - 5月12日展位| D04 地點| 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 參展藝術家| 王懷慶 、蘇笑柏 、楊茂林 、薛保瑕 、袁慧莉 、姚瑞中 、索菲普.皮奇 、薩望翁.雍維 開放時間| ▋貴賓預展 ▋ 05.09(四)2:00-5:00 p.m. ▋預展開幕夜 ▋ 05.09(四)5:00-8:00 p.m. ▋公眾展期 ▋ 05.10(五)11:00...繼續耿畫廊參展2024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展位3E08
博覽會2024年3月26日 - 3月30日展位| 3E08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 參展藝術家| 王懷慶、蘇笑柏、索菲普.皮奇、袁慧莉、彭薇、蘇孟鴻 開放時間| ▋貴賓預展 ▋ 03.26(二)12:00-4:00 p.m. 4:00-8:00 p.m. 03.27(三)12:00-4:00 p.m. 03.28(四)12:00-2:00 p.m. 03.29(五)12:00-2:00 p.m. 03.30(六)11:00 a.m.-1:00 p.m. ▋開幕 ▋...繼續上半場比數 10:10
袁慧莉2023年9月22日 - 10月1日展覽名稱| 上半場比數 10:10 展覽期間| 2023.09.22-2023.10.01 展覽地點| 2023臺灣文博會空總展區(圖書館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展覽介紹| 回應「2023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的「野生台灣」總策展主題,也延伸藝術銀行10周年全年的展覽計畫「帶一片風景走」,我們在此展現了「上半場比數10:10」的激烈賽事。 藝術銀行回顧這10年來的歷程,透過購藏與租賃推廣,以支持、鼓勵台灣的創作者,除了為國家保存重要潛力藝術家作品的任務之外,更見證了我國藝術家們創作過程中的演繹變動,及其初心的流變。 「上半場比數10:10」展覽的概念與規劃方向,簡要的說就是從藝術銀行10年來的收藏裡,挑選出長期觀察以來具有潛力的藝術家們,將藝術銀行購藏的舊作作為梳理的起點,同時邀請藝術家展出一件足以涵蓋、傳達他們當下創作、發展、思考狀態的新作品。每位藝術家透過10年之間自己兩件作品的對位,開啟了像大衛.芬奇(David Andrew Leo Fincher,1962—)電影「Fight Club」(鬥陣俱樂部)一般狂飆無邊的腦內戰鬥,猶如劇中艾德華.諾頓(Edward Harrison Norton,1969—)與布萊德.彼特(William Bradley Pitt,1963—)兩個角色彼此(其實都是「自己」)的相愛相殺,經由時時的啟戰互搏,來辯證、推進一個更趨向真實,也更面對真實的自己。 「上半場比數10:10」展覽的選件規則,是從藝術銀行的「在庫作品」中,挑選出40位藝術家於2014年以前創作的40件作品,以此作為展覽前端的基礎,這40位藝術家邀請的原則,都是經由多年的追蹤觀察,見到他們在過去10年以來,皆專注於在創作上持續發展與發表的工作者。 藝術銀行一直以來以購藏支持的創作者們,因為更大的期望值落在年輕的、預見潛力之可能性的族群身上,因此其中當然會有在漫長生涯中選擇脫離隊伍、溢出創作軌道的人;全台灣藝術院校創作系所出身的年輕人初離校園仍選擇創作為志業者,一般平均數據可能不到10%,因此,考驗的時間越長,仍專注持續於創作發展的這個條件就更顯彌足珍貴。 在決定以上的基礎之後,透過與藝術家們的討論,各提出一件10年之後近期的新作品,藉由新作與前作的對照交織,觀眾們可以穿越10年時空,透過各自的想像與感受力,填補藝術家們一路走來的脈絡與開拓。 10年的創作,在每個專業藝術家生涯中只能視為一個中場,雖然不短,但也不算太長,無論你如何的拼搏努力,日日與昨日的自己對戰,此時仍然還不是決最後勝負的時刻,「上半場比數10:10」,作為這場每位藝術家皆於此地驀然與10年前的自己對視╱對恃的展覽,或許無論是對於藝術家們、對於觀眾們,都能生出意外、別樣的領會與樂趣。 策展人| 胡永芬...繼續2023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Gallery Night + Galleries2023年5月11日 - 5月14日靜故了群動 袁慧莉個展 x 畫廊之夜 展期| 2023.04.22–2023.06.03 地點| 耿畫廊 台北市114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1F 藝廊精粹 參展藝術家| 張宏圖、蘇笑柏、楊茂林、薛保瑕、蔣友梅、袁慧莉、索菲普.皮奇 展位| D06繼續Alternative Sea for Asia
袁慧莉2023年4月11日 - 7月16日Exhibition| Alternative Sea for Asia Date| 2023.04.11-2023.07.16 Veune| Jeonnam Museum of Art Sailing toward a multifaceted Asia across the ocean that links us all The...繼續2023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
蘇笑柏、彭薇、蘇孟鴻、袁慧莉2023年1月11日 - 1月15日► 耿畫廊| 2023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 地點| 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 (新加坡貝夫蘭特大道10號) 展位| BE03 參展藝術家| 蘇笑柏、彭薇、蘇孟鴻、袁慧莉 開放時間| ▋貴賓預展 ▋ 01.11(三)14:00 - 21:00 01.12(四)11:00 - 12:00 ▋公眾開放 ▋ 01.12(四)12:00 - 19:00...繼續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22年10月21日 - 10月24日展位|F04 參展藝術家|林鉅、紀嘉華、姚瑞中、袁慧莉、陳浚豪、楊茂林、蔣友梅、蘇笑柏、蘇孟鴻 貴賓預展|2022.10.20-10.21 公眾開放|2022.10.21-10.24 2022年台北藝術博覽會,耿畫廊將接續首次受邀參展國際展會斐列兹大師(Frieze Masters)展之勢,於熟悉的場域帶來多位深受國際與亞洲注目的藝術家群集,呈現台灣當代多元而豐沛的藝術能量。 透過蘇笑柏、楊茂林、紀嘉華、姚瑞中、蘇孟鴻、陳浚豪、林鉅、袁慧莉及蔣友梅等藝術家對不同媒材的感性消解;乘著各式豐富且細緻的用色、筆勢與材質;於物質與造型美學所闡述的內蘊與意涵間,耿畫廊將在這颯爽秋日,接引觀眾體驗豐饒於心底那一抹深韻的藝術饗宴。繼續《火墨:霾日常》・袁慧莉 個展
2022年10月5日 - 11月2日展覽地點| 靜宜大學藝術中心 展覽日期| 2022.10.5-11.02 參觀時間| 週一至週五 09 :00-8 : 00 展覽介紹 地球暖化導致氣候變異,乾旱、野火焚山、空汙、沙塵暴等景觀,成為地球各國常見生態災難。古來山水畫向以表現「可居可遊」的理想山川為追求,然而,當代真實世界已發生了變異,山林也難逃全球空汙、災變的影響,藝術家袁慧莉不想依舊躲藏在那自以為仍然理想的桃花源幻想中,她希望直面氣候變遷帶來的日常感知,這是創作者面對何謂「真」山水議題時的當代觀點。 《火墨》象徵空汙、燥熱、乾旱的地球氣候,以不用水的宣紙炭灰對臨古畫,隱喻古今氣候變遷現象,或以自創圖像表現日常所見所感的空汙景象。《火墨》相對於「水墨」,從還原墨之物性,去對應於關於呼吸、空氣的墨性,顛覆古典水墨山水畫以「潤墨」為主的傳統美學,以《火墨》的「燥墨」符應當代新的環境議題。 袁慧莉此次於靜宜大學的「火墨:霾日常」個展,將帶來《火墨》觀點較為完整的展出。包含從2015年至2022年創作的《火墨》作品,其中有首次在台灣曝光的2015年第一件《火墨》作品相關文件資料;以及2021年以日常景象為內容的《火墨》新作。為使觀念完整呈現,也將展出2017年至今,幾件以臨摹古畫進行古今墨性對辯的裝置或平面作品;同時也將播放新版的「火墨」紀錄片與出版專冊,祈使觀者能更全面地理解《火墨》創作想法。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