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畫廊參展2024瑞士巴塞爾藝術展
主展位E14 10 - 16 June 2024地點|巴塞爾會展中心Messe Basel 藝廊薈萃(Galleries)展位|E14 參展藝術家|朱沅芷、蘇笑柏、索菲普.皮奇(Sopheap Pich) 開放時間 意象無限開幕 06.10(一)4:00-8:00 p.m. 貴賓預展 06.11(二)-06.12(三)11:00 a.m.-8:00 p.m. 開幕之夜 06.12(三)5:00-8:00 p.m. 公眾展期 06.13(四)-06.16(日)11:00 a.m.-7:00 p.m. 「台灣畫廊史里程碑——耿畫廊前進瑞士巴塞爾藝術展主展區」 成立於1970年的瑞士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繼續 -
耿畫廊參展2024瑞士巴塞爾藝術展
意象無限展區U59 10 - 16 June 2024地點|巴塞爾會展中心Messe Basel 意象無限(Unlimited)展位|U59 參展藝術家|吳天章 開放時間 意象無限開幕 06.10(一)4:00-8:00 p.m. 貴賓預展 06.11(二)-06.12(三)11:00 a.m.-8:00 p.m. 開幕之夜 06.12(三)5:00-8:00 p.m. 公眾展期 06.13(四)-06.16(日)11:00 a.m.-7:00 p.m. 被譽為台灣藝壇「解嚴第一人」的當代藝術家吳天章代表性鉅作《再見春秋閣》,將本次進入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大型藝術項目特別策展平台——「意象無限(Unlimited)」展區。 意象無限(Unlimited)——南柯夢迴,吳天章代表作《再見春秋閣》現身瑞士 與主展區比鄰相對的「意象無限(Unlimited)」展區乃是巴塞爾展會專為大型項目所設的獨特平台,由聖加侖美術館(Kunst Halle...繼續 -
藝術家楊茂林、吳天章現正於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參展「變身——身體・觀看・權力特展」
藝術家新聞 28 October 2023 - 10 March 2024展期|2023.10.28-2024.03.10 地點|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 楊茂林、吳天章 現正參與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變身——身體・觀看・權力特展」,一探「身體」於二十世紀以來的藝術新貌,以及美術發展脈絡中身體表現各種歷程的重要課題與挑戰。繼續 -
輕盈的歷程:悍圖25年
楊茂林、吳天章、涂維政 22 July - 12 November 2023展覽名稱|輕盈的歷程:悍圖25年 展覽期間|2023.07.22-2023.11.12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覽介紹| 文|吳慧芳(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部策展人) 「悍圖社」為臺灣當代美術發展史上佔有重要份量的藝術團體,本展為悍圖社成立25年--標誌時代意義的紀念性聯展。 成軍於1998年的悍圖社,初始成員為盧天炎、楊茂林、陳瑞文、吳天章、陸先銘、郭維國、李民中、楊仁明、連建興九人。團體成立的宗旨為鑒於90年代裝置藝術當道,為平面繪畫重振聲威,以「悍圖」為會名明志。事實上悍圖社不僅是為平面繪畫發聲的團體,它也是80年代主要的畫會—台北畫派,在1997年正式結束之後,所產生的一種「菁英式的延續」。因此,悍圖社的成員都是自80年代便在藝壇崛起的中青輩藝術家,即便其中有成員離去(盧天炎於2005年退出),陸續有賴新龍、唐唐發、涂維政、鄧文貞、常陵、陳擎耀等新血的注入,至今也都累積了相當的資歷和知名度。 悍圖社從1998成立到今日(2023),廿五年的歷史時空,外在關於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氛圍,內部關於藝術家自身心境和人生階段皆早已轉變。80年代中期到整個90年代,是臺灣藝術環境發展的重要年代,在這個階段中主要有兩股趨勢,一種是對臺灣社會環境的關注;一種是接受西潮洗禮的海歸派。「悍圖社」這群藝術家顯然是屬於前者。他們多數在解嚴前受教育,對於時代和環境強烈的使命感,也促使其作品常指涉政治的批判或社會現象的反思,例如楊茂林「MADE IN TAIWAN」政治篇系列,吳天章經典的「四個時代」--以巨大的肖像畫幅控訴強人政治等等,使得悍圖社成員90年代的作品普遍顯得十分沉重。 從早期80-90年代走過解嚴,這批核心成員以生猛強烈的視覺符號來表現和力抗當時代激烈震盪的政經社會氛圍;繼而面對千禧年的末日焦慮,再度以「悍圖」為名結社群同,再度凝聚畫友同儕的力量齊力共進;進入21世紀,身處數位科技的光速進展,不管我們接受與否,每個人都無所遁逃,悍圖社幾位資深成員也在新世紀陸續重返校園做新的修習和調整;近年全球性的疫情災難,面對病毒無差別侵襲,強烈造成人們對生命的不確定感,在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及思考慣習。作為自1990年代持續活躍至今的當代藝術畫會團體,本展展品選件以「悍圖社」各個藝術家成員各自的創作取徑,盡可能呈現於90年代、中期及近期三階段創作在其個體藝術生命的漸進和轉折,更期能藉以微觀四分之一世紀以來臺灣當代美術發展的脈動。 最年長成員-今年已屆七十的楊茂林,形容悍圖社是「結構黏固、有體例沒紀律的藝術家兄弟會型態的藝術團體」,這群當年的初生之犢,到如今的行到中年,創作的內容和形式隨著歲月和經歷的遞嬗也轉趨「輕盈」。輕盈相對於沉重,「輕」伴隨著的是更為精準、確定,而不是模糊、隨興;本展企圖舉重若輕地呈現這群「悍」者在這25年來的創作歷程和轉變,讓追求輕盈的歷程,成為對生命之沉重的對抗。繼續 -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楊茂林、吳天章、林鉅 3 December 2022 - 26 February 2023展覽名稱|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展覽期間|2022.12.03 - 2023.02.26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1A 、1B 展覽室 策展人 王俊傑、黃建宏 展覽介紹 臺北市立美術館年度大展「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由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學者黃建宏共同策劃,歷時三年的前期研究、訪調與籌備,聚焦跨領域開端和自我啟蒙的臺灣八〇年代,帶領觀眾探尋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視覺藝術、劇場、新電影、音樂、文學等各藝術領域相互交織與碰撞的文化現場,進一步開啟以不同視角書寫歷史敘事的多元可能。展覽共計有七百餘件作品、檔案、音像紀錄與訪談,其中包含許多睽違多年再度展出的珍貴檔案文獻。 北美館自2019年起與臺北藝術大學合作「臺灣.八〇.自我啟蒙技術: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研究計畫,並將該計畫相關訪調內容以「啟蒙.八〇」系列專題,於館方發行的《現代美術》季刊連續刊載七期,今年終能以展覽全面性地呈現計畫成果。1980年代是形塑今天臺灣政治與社會樣貌的關鍵時刻,這個時期臺灣各個藝術領域多元發展,以強勁的文化動能向著1990年代爆發。「跨領域」此一現下的熱門關鍵詞,在八〇經驗中並非指涉完整分工後不同領域間的連結與合作,而是在未系統化狀態下對專業性的想像與追求,不分界別地彼此交混、激盪,產生許多難以用單一領域定義的實踐。展覽由五個子題展開,包含「前衛與實驗」、「政治與禁忌」、「翻譯術與混種」、「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以及「匯流與前進」,從不同軸線重新梳理紛雜且躁動的狂飆年代。繼續 -
NEXT—台新藝術獎 20 週年大展
吳天章、姚瑞中、涂維政 29 October 2022 - 15 January 2023展覽名稱|NEXT—台新藝術獎 20 週年大展 展期期間|2022.10.29-2023.01.15 展覽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展覽介紹 成立於2002年的台新藝術獎,是國內首創同時關照視覺、表演與跨領域創作的藝術獎項。迄今二十年來,不僅打造出具代表性的藝術桂冠,更透過獎項機制的運作,結合專業藝評書寫的推動,成為一股持續帶動台灣整體藝文生態發展的力量。 在台新藝術獎邁入二十週年的重要時刻,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北師美術館攜手合作,推出「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由林曼麗總策劃,邀請三位台新藝術獎得主——姚立群、高俊宏、蘇匯宇擔任策展人,集結40組歷屆得獎藝術家,破除回顧式展覽的框架與邊界,以全新創作、跨域共創、現場演出、直播對談、Podcast、學術論壇、現地行動、雲端影展等多元而有機的方式,共同探問台灣當代藝術的可能性與未來性。 台新藝術獎秉持著支持藝術家的「此時此刻」與「未來方向」的初衷,以開放的態度,不限定美學立場、價值取向與表達方式,追求觀念或形態上的創新與突破。由於獎項獨特的定位,台新藝術獎創設以來,便持續與藝術家一起不斷思考:藝術是什麼?或可以是什麼?本展以「NEXT」為題,以得獎藝術家的「現在進行式」為主體,正是與獎項精神的相互呼應。 展期間,北師美術館化身一處正在發生的劇場,常設的裝置作品與不時發生的現場演出於展場中敞開邊界,相互交織、對話,並常設「藝術在線Art on Air」錄音間,邀請藝術家、藝評人與各領域工作者對談,現場對話同時是展演,直播轉身為podcast。「特攝放映室」則討論當代錄像的電影性與新興技術,選映得獎藝術家的經典作品與全新創作,並延伸出特別放映活動及雲端影展,以此實驗、想像一個得以聚攏未來觀眾的「動態影像場域」。「文獻檔案區」呈現藝術家對歷史文獻的爬梳、詮釋與再創作,也透過展示台新藝術獎、得獎藝術家與其作品的相關書籍、影音資料,邀請觀眾跨越時空,探索、閱讀與聆聽,重新建構台新藝術獎過往二十年的軌跡與台灣當代文化、藝術及當代現象的脈絡及連結。 台新藝術獎不論在過去、現在、未來,都在挑戰新的概念,創造新的價值,不只回應台灣藝術生態的現狀,更是支持藝術創作往前探索的驅動力。如同台新藝術獎設立之初就把「跨領域」納入視野,並非為了跨域而跨域,而是希望回到藝術創作原初的本質去思考,讓創作的選擇和手法更加自由。「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秉持相同的精神,希望跳脫既有的束縛和框架,透過展覽產生新的連結與交互作用,持續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向未知的領域踏出下一步。繼續 -
覆寫真實:臺灣當代攝影中的檔案與認同
吳天章、姚瑞中 9 April - 3 July 2022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展覽室 展覽日期|2022.04.09 – 07.03 參觀時間|週二至週五 09:00–17:00 / 週六、週日 09:00–18:00 策展人:賴駿杰 參展藝術家:吳天章、李立中、杜韻飛、周慶輝、姚瑞中+失落社會檔案室+羅秀芝、張美陵、梅丁衍、陳界仁、陳順築、陳敬寶、黃子明、楊登棋、楊順發、鄭亭亭、藍仲軒 展覽介紹 臺灣當代藝術在1990年代達到一波認同議題的高峰,許多藝術家紛紛以本土語彙重新探討歷史與認同,也因各種自由的、現代的觀念與資訊引入,對於所謂認同的理解也重新獲得解放,不再拘泥於民族國家的前現代認同,而有更多關心性別的、土地的、家庭的,與自我認同等討論面向的作品出現。認同,在臺灣當前的當代藝術實踐中,實際上被掩藏在更為聚焦且具體的創作方法論中,例如歷史改造(歷史與政治認同)、家庭相簿(家族認同)與LGBT(性別認同)等,乃至於即便是普遍被認為走在前沿的科技、數位與網路藝術中,那人機一體的未來賽博格,或近期相當熱門的元宇宙與NFT等議題,莫不觸及所謂認同議題。而這一切(如果不是全部的話)皆與「檔案(與其生成技術)」有關。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在《檔案熱》(Archive Fever,1995)中從字源學的脈絡切入,認為「檔案」本身具有雙重矛盾與其兩面性:即「起始(commencement)」與「命令(commandment)」,直指檔案、時間與治理之間不可分割的原生關係。然而,這裡的起始也有兩層意義,它首先指的是檔案對於過去即緣起的記錄,但它另一方面也指的是在成為檔案之當下才起始之真正的「解放」——思想的與記憶的。也正是其與時間/歷史之間的關係,以及其所保存或建構的「真實」,檔案成為「認同」所賴以定錨的重要關鍵。作為一同樣複雜多義的辭,認同(identity)也與「真實」息息相關,對於什麼是真實、可信任者之追索過程,就是所謂認同。本展所邀請之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們,更以攝影與延伸技術重新「檔案化」他/她們所理解的「現時/現實」,呈現出彼此相異的認同線索。將本展幾個重點思考串連起來的關鍵即為「時間」 作為與立陶宛國家美術館所策劃的「揭幕:尋探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之對話展,本展並不意以編年或時序作為展覽呈現的軸線,相反地,本展將緊扣「認同」之為共同的核心命題(同時也是兩國面臨的相似困境),集結「檔案之為方法」、「反檔案」、「再檔案」,與「檔案的歷史編纂學」等創作方法與意識的攝影藝術作品,展開不同面向的認同追索。如果紀實攝影為的是揭露(uncover)真實,那檔案導向就像是以「覆蓋(cover)」作為方法來重新書寫真實;覆蓋,一方面所欲表達的是如同檔案機制一般,將事物歸檔、命名(也同時指認,identify)與保存(protect),另一方面,藝術家們又再次地以其藝術實踐來報導(covering)這些被掩蓋的事物。於此同時,「認同」也像是披覆上層層面紗般,多重,且總是逃逸的「真實」。繼續 -
2021 悍圖行動 悍圖社
楊茂林、吳天章、涂維政 25 December 2021 - 22 January 2022策展人|林郁晉 協同策展人|黃鼎鈞 藝術家|楊茂林、吳天章、陸先銘、郭維國、李民中、連建興、楊仁明、賴新龍、唐唐發、涂維政、鄧文貞、常陵、陳擎耀 展覽日期|2021.12.25(六)–2022.1.22(六) 開幕|12.25(六) 17:00 座談|2022.01.08(六) 14:30 – 16:00 與談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 展覽網址|http://www.frees-art-space.com/thehantoomovement.html 展覽介紹 1998 年成立以來,悍圖社每年均舉辦個展或聯展,就團體身份或個人創作而言,都在臺灣藝壇上擁有強勁的力度和影響。 2017 年悍圖社於國美館盛大辦理了「硬蕊 / 悍圖」一展; 2018 年在關渡美術館的 「搏擊俱樂部 ——...繼續 -
+1黛 OldWays, Young
楊茂林、吳天章、涂維政 28 November - 26 December 2020展覽地點|福利社(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展覽日期|2020.11.28 (六) – 2020.12.26 (六) 參觀時間|週二-週六 11:00 - 19:00 耿畫廊藝術家楊茂林、 吳天章 以及涂維政 參展的悍圖社 2020年度聯展「+1黛 OldWays, Young」於今日下午5點開幕。楊茂林將展出在2019年個展後研究的木料繪畫成果;吳天章也將在本展率先公開《港口情歌 》新作的劇照以及紀錄短片。 涂維政則展出由廢棄工廠零件、建築殘塊和周遭植物所製的人造石,其中一件人造石還是與兒子的共同創作,更在展場內以博物館式首次呈現兒子的平面與立體手稿,反應工業文明興衰與一對父子日常互動。繼續 -
《潮汐1884 》‧ 吳天章個展
吳天章 25 September - 25 October 2020由基隆市政府指導,基隆市文化局主辦的「2020向大師致敬 - 吳天章‧潮汐1884創作計劃」,目前正於甫修復完成的日治時期古蹟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展出。「向大師致敬」系列活動今年特別邀請到國際知名、兩次代表台灣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當代藝術家吳天章,回鄉與文化局策辦展覽與系列活動,勾勒出家鄉基隆在其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從他眼中看見這個城市不同面向的樣貌、變化與發展。 作為與故鄉基隆有著濃厚情感的首次家鄉特展,吳天章除了帶來曾於威尼斯雙年展出的代表性錄像裝置作品《再見春秋閣》、《難忘的愛人》外,更特別為本次展覽空間—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現地創作全新作品《潮汐1884》及聲音裝置系列,探討他在基隆的成長經驗與創作歷程;分享其創作三十逾載的生命觀與時間觀。 而本次展場特別選址位於中正路的要塞司令校官眷舍,乃是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重要木作文化資產。日式風格的建築設計,當年為因應基隆的多雨環境,大幅增加特殊設計,如超過2尺的雨庇、開口加大的排水溝、高達15公分的門檻和磚造地基等,在在流露出雨都基隆獨有的地方風情。 為完整保存滿載歷史語彙的展覽現場,耿畫廊與TKG+特別與基隆市文化局合作,將本次「《潮汐1884 》— 吳天章個展」收錄於虛擬展廳資料庫建置計劃中。透過3D全景攝影技術,詳細記錄修復團隊對於歷史場景的還原與再造;同時整合特展中詳盡的藝術家簡介、展出作品以及相關展覽資訊,將來自不同文化團隊的心血結晶凝結。讓觀眾也能在數位國度中,與吳天章一同來到這充滿歷史記憶的遺址,透過創作召喚過往美好或滄桑的經歷,聆聽當代藝術與歷史空間的悄聲對話,回溯記憶裡的港都風情。 線上展廳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指導單位 基隆市政府 主辦單位 基隆市文化局 策展單位 水谷藝術 藝術家 吳天章繼續 -
透視假面 — 甜楚現代性
高重黎 吳天章 姚瑞中 袁廣鳴 18 September - 18 November 2019策展人 安德列.馬提諾夫、楊衍畇、謝爾蓋.科瓦列夫斯基 參展藝術家 張照堂、張乾琦、張詠捷、陳敬寶、陳順築、陳宛伶、齊柏林、簡永彬、邱國峻、周慶輝、莊榮哲、韓筠青、何經泰、何孟娟、侯聰慧、謝春德、黃建樺、黃明川、洪政任、高重黎、高志尊、李小鏡、梁正居、劉振祥、梅丁衍、潘小俠、沈昭良、許哲瑜、蔡文祥、曾敏雄、王有邦、吳政璋、吳天章、姚瑞中、袁廣鳴繼續 -
影像焦慮
吳天章 袁廣鳴 侯怡亭 20 July - 13 October 2019策展人 黃舒屏、賴駿杰 參展藝術家 亞當・布倫伯格 + 奧利佛・查納林、朱利安・羅德、保羅.奇里奧、湯瑪斯.魯夫、維多利亞・賓斯特克、瓦歷斯.拉拜、吳天章、李小鏡、何孟娟、周慶輝、林煌迪、馬維元、侯怡亭、洪東祿、袁廣鳴、許哲瑜、郭慧禪、郭奕臣、陳界仁、渡邊豪、黃建樺、楊振中、賴珮瑜繼續 -
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吳天章:別說再見
吳天章 9 May - 22 November 2015展期 |2015 年 5 月 9 日至 11 月 22 日 地點| 義大利威尼斯 普里奇歐尼宮邸 本屆台灣館著眼於展場普里奇歐尼宮作為監獄之本質,推出藝術家吳天章,以「Never Say Goodbye」為註腳,訴說盤旋在每個人心中難以揮別的過往記憶與往日情懷,如同流連在監獄中的鬼魅,因執戀人世間的愛恨情仇,不肯離去。 吳天章利用彷若面具的人工表層皮膜、誇張妖異的意象及魔幻的視覺表現,演繹臺灣底層文化生活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並以聲光俱佳的表演方式召喚戰後臺灣西化過程中獨特的時代氛圍與特殊情懷;他以充滿感官魅惑的皮膜及華麗炫目的魔術作為載體,剎那間捕捉觀者之目光,但在洋溢著飽滿繽紛歡愉的色彩背後,作品中的邊緣性人物及鬼魅的調性,實則暗喻人間不忍卒睹的醜陋現實及死亡氣味,以及那些如鬼魂般不斷迴返、揮之不去的創傷經驗。 被皮膜包覆的作品人物,外表看不出喜怒哀樂,然而單一的外表下隱藏的卻是充滿著故事、充滿著各種愛恨情仇的執著與眷戀。他運用充滿感官魅惑的皮膜,除了表達形式上的快感與誘惑外,亦有種以此對抗人類身體終將腐敗消逝之特性的意味,意欲著將美好時刻凝結於當下的渴望,呼應了其作品中那種無法與過去揮別的留戀與不捨,不想說再見,也無法說再見。繼續